1. 什么是XMPP?XMPP,全称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 (可扩展消息与状态协议), 是一种以XML为基础的开放式即时通信协议。XMPP项目自1998年开始开发,于2000年5月正式发布。虽然你很可能从未听说过它,但实际上你大概率已经多次使用过它了: 许多游戏的内置聊天系统都是基于XMPP的, 天国的Google Talk也使用了这个通信协议。接下来,我将向你介绍XMPP的优势,以及如何使用它。2. XMPP的优势在哪?为什么要使用它?I. 可扩展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一样,XMPP基于XML,也就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这一特性使得XMPP的可扩展性非常强大, 可以支持大量的插件和附加功能。举个例子: 我希望每条消息不仅可以包含原本的文本内容,还可以包含一条发送者所在国家的信息。那么,我们就只需要给客户端加入一个插件,使它可以在发送时添加这条信息并在读取时解读它。比如说,Adam想发送一条内容为"Hello"的信息到Betty的账户上,那么:原来的客户端的信息:<message from="adam@example.com"/> <message to="betty@example.com"> <body>Hello</body> </message>解读的结果就是Adam发送了一条内容为"Hello"的信息给Betty。加入了插件之后,信息变成:<message from="adam@example.com"/> <message to="betty@example.com"> <body>Hello</body> </message> <location type="available" > <country>CA</country> </location> 解读的结果是Adam发送了一条内容为"Hello"的信息给Betty; 同时Adam的客户端支持这个插件,他的所在国家是加拿大。由此可以看出,XMPP可以很简单地进行扩展。这也意味着,这个协议拥有大量的扩展: 在线状态,已读反馈... 这些插件让这个简单的协议变得非常强大。II. 分布式XMPP通信网络的结构和电子邮箱很像: 不同的邮箱域名之间可以互相通信,比如说Gmail和Outlook邮箱之间可以互发消息; XMPP也是这样, 比如这里(sedirk.cn)上的XMPP账号也可以与xabber.org上的另一个账号互发消息。因为这种分布式结构的缘故,即使这个网络里的某一个服务器故障了,其它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也不受影响, 而不会像那些有中央服务器的通信工具(比如QQ, LINE)一样, 整个网络都陷入瘫痪; 同时, 因为每一台服务器都能连接上这个网络, 用户也有大量的XMPP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而不必被限制只能使用一个提供商的服务。这个特点也使得XMPP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成为现实,那就是它的自由性。III. 自由与安全我们之前提到用户可以自由选择XMPP服务提供商, 这意味着只要用户对服务提供商的使用协议不满意,可以随时改用另一家提供商的服务; 不仅如此, 用户还可以自行搭建自己的服务器,从而完全将自己的权利掌握在手中。在商业软件(比如QQ, 微信, LINE)中, 用户则根本没有这种选择的权利: 服务提供商可以随时无理由关停或锁死用户的账号, 或是强行要求用户同意它们的使用条款; 而在XMPP中,则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用户也就可以享有最大程度的自由。除此之外,XMPP的核心协议和几乎全部的插件都是开放源代码的。这意味着XMPP通讯协议是完全开放透明的, 用户可以自由开发自己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而不必被现有的程序所限制。这一特点在各大XMPP客户端应用上都有着体现: 因为有一整个开发者社区进行优化,它们的体积都非常小,通常小于100MB, 在运行过程中也只会占用极少量的内存空间; 相比之下, QQ等专有软件则有着动辄500MB的体积, 运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此外,在数据隐私方面,XMPP还拥有OpenPGP, OMEMO等端对端加密程序,因此用户也无须担心自己的聊天内容被服务提供商或第三方获得。3. 那么,我该怎么使用XMPP聊天呢?I. 注册账户首先,你需要一个XMPP账户。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也提到,你有许多XMPP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不过, 既然你是在这个提供XMPP服务的网站上看到了这篇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在这里注册呢? 当然, 其它服务提供商的注册方式也都与这里十分相似, 你大可以放心去使用它们提供的服务。下图为本网站上的XMPP注册页面:注册步骤:在"Username"中填写你想设置的用户名。"Name"作为你的昵称使用,可以不填。在"Email"中填写你的邮箱地址。这个邮箱将作为你找回密码的渠道使用。可以不填,但如果忘记了密码只能找管理员重置。在"Password"中填写你想设置的密码。在"Confirm Password"中再次填写你想设置的密码,防止填错。点击"Create Account"即可完成创建XMPP账户。现在你就可以开始使用XMPP服务了!II. 客户端现在,你应该已经拥有了自己的XMPP账号。下一步,你需要选择一个客户端。在xmpp.org上有大量针对不同平台的客户端推荐, 你大可以自己选择你喜欢的那一个。我个人推荐在Windows, MacOS或GNU/Linux系统里使用Gajim, 在安卓系统里使用Conversations, 在ios中使用Siskin IM或Monal。在接下来的教程中,我也将以这两个客户端为例。当然,这个网站也提供一个网页版的客户端,登录方式也很简单,在此不做赘述了。

用Zephyr255家的N3050工控机+frp搭了个1.17.10基岩版minecraft服务器(使用LiteXLoader加载脚本,运行了MIRAI机器人实现群服互通)用自己的树莓派+frp/ipv6ddns搭了个1.8.9java的服务器基岩版1.17.10服务器地址:sedirk.cn,端口:19132(默认)java版1.8.9服务器地址:www.sedirk.cn,端口默认java版服务器存档备份地址(每日凌晨三点自动备份):http://www.sedirk.cn/directory/minecraft/backup/minecraft服务器qq群:904386612

对于我这种折腾佬来说,索尼的无反既便宜性能也不错,是一个作后背的极佳选择。然而,那些便宜大碗的机型的控制都非常糟心。例如NEX-5,只有一个拨轮,拿来作为项目的核心实在是不太够用。好在索尼为这些相机都做了一个PC控制软件,可以从电脑上控制参数,从而让我能享受较好的控制。为了给之后的项目铺路,今天我就来试着解析一下这个控制协议。首先先用软件监控接着相机的USB口的流量,这里我用了HHD的USB Analyzer。接上相机,控制其它参数不变,调整一个参数,捕捉流量信息。从B门开始逐渐调高速度直到1/4000s。然后关闭监控,回放记录:人肉解析数据流其实非常简单可以看见每个分包的数据都基本相同,只有一个数字不同,那这就是控制快门速度的参数了:25表示B门,26表示30s,27表示25s,以此类推可以找到所有快门速度对应的控制数值。对于ISO和光圈等参数同理,也可以分析出来。第一步解析到此结束,对于协议一开始相机和电脑握手的步骤就在下一篇文章再继续研究吧( ゚∀゚)

我自从买了a6300和斯坦尼康之后就一直在一个循环中挣扎:拍视频->上斯坦尼康->把肩带拆下来拍照片->手持怕摔->把肩带再装回去每天重复至少三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谁叫我买了这台机器同时做摄影和摄像用途呢...然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好东西:Peak Design的肩带快扣!这玩意是这样子的:看起来超棒的一个设计...只可惜对我来说太贵了,148RMB一对虽说这样子的东西也有天朝仿制品,但是看评价似乎质量堪忧的样子然后我在翻着购物网站的时候它给我推了一个用登山扣的电脑包肩带想了一下之后...我明白了!这两个东西不是一样子的嘛...遂去附近的百货市场买了一对登山扣,装上去拆下来试试...拆装都超快的,甚至比PD店里面演示的还快而且这玩意还是全金属的!虽然是超薄的一层铝最重要的是这玩意的价格仅仅是Peak Design那玩意的0.054倍(^^所以说PD的快扣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呢...大概就是因为它优雅一点罢看来我得更仔细地想一想怎么把我自己整的设计也弄优雅点了

为了把之前挖的说要搭一台UMPC的大坑给填上,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小的、能当鼠标用的装置,所以就弄出了这么个玩意...首先看看这个项目的原型,Toshiba Libretto系列和Thinkpad 750,都是使用的指点杆然而指点杆太贵了,一个要40多,而且PCB还很大,装不进键盘里,所以实际上和摇杆没什么区别了...那就弄摇杆好了...然后事实证明便宜确实没好货,摇杆转20°左右就满量程了,而且阻尼很大,用起来让人觉得喝了假酒那么要怎么让它用起来稍微好一点呢?因为阻尼大,转起来很难精确控制转动的角度 --> 那就降低光标的移动速度然而这样光标要走过很长的距离时就很痛苦 --> 弄个加速键这样虽然说妥协很大,用起来远远不如小红点顺手,但是...嘿!它能用!再把左键,右键,中键加上之后用一段时间还算顺手,那就这样了吧...既然用了Arduino来当鼠标了,那不加一块屏幕就太浪费了于是就弄了那块128*64,0.96'的OLED屏幕显示下温度,风扇转速和警告信息,看起来相当不错(最终效果见上图)(测试中...)然后是用这玩意解决一些在测试其它系统的时候发现的问题:本来是准备用一个简单的霍尔+MOSFET的独立电路来做到控制主屏幕在开合时的开关的,结果P沟道MOSFET忘买了...再去为了一个MOSFET付十块钱的运费实在是不值,也懒得拿三极管做非门了...那就干脆用Arduino解决算了这里没什么好讲的,就是给栅极10k的下拉电阻似乎太小了,直接上680k下拉解决键盘是买的现成的,拿到手发现虽然质量还行,但是有Z+Shift会和方向左键冲突...本来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东方玩家来说实在致命...于是就弄了个自锁开关,按下会一直按Z,问题解决!最后,还有50%的剩余ROM空间,那就加个非常中二的Boot Screen好了...最后的最后,放下写的稀烂的代码(BootScreen删掉了)#include <Mouse.h> #include <Keyboard.h> #include <U8glib.h> U8GLIB_SSD1306_128X64 u8g(4, 5, 6); const int xPin = A0; const int yPin = A1; const int caliButton = 9; const int caliIndi = 16; const int lButton = 12; const int rButton = 10; const int mainSW = 3; const int scrlSW = 11; const int accSW = 2; const int zButtonSW = 1; const int CPUTempSensor = A5; const int battTempSensor = A4; const int fanPin = 0; const int hallSensor = 7; const int screenMOSFET = 8; //Pin configuration int xCali; int yCali; //Create variables for calibration int xCalied; int yCalied; int xProcessed; int yProcessed; int CPUtemp; int battTemp; int fanSpeed; boolean mouseSwitch; //Declaring variables void setup() { Serial.begin(9600); Mouse.begin(); mouseSwitch = 0; pinMode(accSW, INPUT_PULLUP); u8g.setFont(u8g_font_7x13B); } void loop() { CPUtemp = ((analogRead(CPUTempSensor) - 240) / 11); battTemp = ((analogRead(battTempSensor) - 240) / 11);//Temperature monitoring fanSpeed = (CPUtemp * 6) - 240; if (fanSpeed > 0){ analogWrite(fanPin, fanSpeed); }else{ analogWrite(fanPin, 0); }//Fan control if (digitalRead(hallSensor) == HIGH){ digitalWrite(screenMOSFET, HIGH); }else{ digitalWrite(screenMOSFET, LOW); } int xRaw = analogRead(xPin) - 512; int yRaw = analogRead(yPin) - 512; if (digitalRead(caliButton) == HIGH){ xCali = 0 - xRaw; yCali = 0 - yRaw; digitalWrite(caliIndi, HIGH); }else{ digitalWrite(caliIndi, LOW); } xCalied = (xRaw + xCali)/4; yCalied = (yRaw + yCali)/4; if (digitalRead(accSW) == LOW){ xProcessed = ((10 * cos(0.01 * xCalied)) - 10 + xCalied) / 10; yProcessed = ((10 * cos(0.01 * yCalied)) - 10 + yCalied) / 10; }else{ xProcessed = ((10 * cos(0.01 * xCalied)) - 10 + xCalied) / 16; yProcessed = ((10 * cos(0.01 * yCalied)) - 10 + yCalied) / 16; } if (digitalRead(mainSW) ==HIGH){ mouseSwitch = 1; }else{ mouseSwitch = 0; } if (mouseSwitch ==1){ if (digitalRead(lButton) == HIGH){ Mouse.press(MOUSE_LEFT); }else{ Mouse.release(MOUSE_LEFT); } if (!(digitalRead(rButton) == HIGH && digitalRead(scrlSW) == HIGH)){ if (digitalRead(rButton) == HIGH){ Mouse.press(MOUSE_RIGHT); }else{ Mouse.release(MOUSE_RIGHT); } if (digitalRead(scrlSW) == HIGH){ Mouse.move(0, 0, xProcessed / 4); }else{ Mouse.move(yProcessed, -xProcessed); } Mouse.release(MOUSE_MIDDLE); }else{ Mouse.press(MOUSE_MIDDLE); Mouse.move(yProcessed, -xProcessed); } } if (digitalRead(zButtonSW) == HIGH){ Keyboard.press('z'); }else{ Keyboard.release('z'); } u8g.firstPage(); do{ u8g.setFont(u8g_font_7x13B); u8g.drawFrame(2, 2, 126, 62); u8g.drawStr(4, 13, "CPU Temp:"); u8g.setPrintPos(70, 12); u8g.print(CPUtemp); u8g.drawStr(4, 27, "Batt Temp:"); u8g.setPrintPos(77, 27); u8g.print(battTemp); u8g.drawStr(105, 62, "RPM"); u8g.drawLine(105, 50, 126, 50); u8g.drawLine(105, 6, 126, 6); if (fanSpeed > 0){ u8g.drawLine(108, (-(fanSpeed / 6) + 50), 123, (-(fanSpeed / 6) + 50)); } u8g.drawStr(22, 48, "[ ][ ][ ]"); if (battTemp > 50){ u8g.drawStr(29, 48, "!"); } if (digitalRead(caliButton) == HIGH){ u8g.drawStr(50, 48, "*"); } if (digitalRead(zButtonSW) == HIGH){ u8g.drawStr(73, 48, "Z"); } } while(u8g.nextPage()); }By Zephyr2552020/8/21

最近在树莓派上跑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于是就把gui关了省资源然后就发现不能自动挂载了先在度娘找到了这篇文章,被转载了很多次,但我自己尝试就是不成功,可见那些在17年之后转载的人自己都没试过....然后又看到了fstab的方式,但不支持热插拔,而且每个硬件都要操作一遍,不能一劳永逸;并且,关于同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案,我想说"这很linux"看来度娘上就找不到这个问题的回答了,就自己去google用工地英语找找了3h,结果还是没找到能解决的方案最后看到了这篇文章接着豁然开朗稍微改了下代码sudo vi /etc/udev/rules.d/10-usbstorage.rules KERNEL!="sd*", GOTO="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 SUBSYSTEM!="block",GOTO="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 IMPORT{program}="/sbin/blkid -o udev -p %N" ENV{ID_FS_TYPE}=="", GOTO="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 ENV{ID_FS_LABEL}!="", ENV{dir_name}="%E{ID_FS_LABEL}" ENV{ID_FS_LABEL}=="", ENV{dir_name}="Untitled-%k" ACTION=="add", ENV{mount_options}="relatime,sync" ACTION=="add", ENV{ID_FS_TYPE}=="vfat" ACTION=="add", ENV{ID_FS_TYPE}=="ntfs" ACTION=="add", RUN+="/bin/mkdir -p /media/%E{dir_name}", RUN+="/usr/bin/systemd-mount --no-block --collect /dev/%k /media/%E{dir_name}" ACTION=="remove", ENV{dir_name}!="", RUN+="/usr/bin/systemd-umount /media/%E{dir_name}", RUN+="/bin/rmdir /media/%E{dir_name}" LABEL="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成了!end

先放图:配置如下:CPU: Intel Atom X7-Z8750Ram: Unknown Brand,2+2GB REG ECC DDR3 1600MHz(这个REG ECC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Storage: Sandisk DF4064 (62GB) (大概就是块机械硬盘的水平了,唯一的优点就是这玩意是固态的)两周前(大概)为了搞一个UMPC从万能的tb买了一块神秘Win10主板,本来想着拿到手之后拿软件测一下型号再Bing一下就能弄到电路图了,谁知道这玩意系统被重装过,连Bios也不是原装的,所以完全找不到任何资料...那就只好我自己来搞事了www搞事的结果就是翻车了...这玩意原本有两个USB Type-A接口,然而有一个看起来像是被烧过一次,并且只能供电而无法传输数据,于是...拆了!然后花了半天尝试着比较文明地拆焊,然而有⑨根针脚的USB3.0接口并不是那么容易拆的,最后还是用钳子暴力扯下来了-场景过于残忍所以就不放图了-然而扯下来之后新的也焊不上去(所有孔都被锡堵住了,而且拒绝被我的吸焊带带走)结果就是翻车了...于是现在就只剩一个USB-A了,只能寄希望于旁边的Micro USB 3.0能用吧...(其实旁边还有个12Pin接口,标着USB,然而我不知道定义也不敢去乱动...)硬件不敢动了(其实是懒),那就去开个机跑下吧先跑下国际象棋...(我就是要手机拍屏.jpg)这个确实有点逊,但还算是能用吧Aida64稳定性测试跑一发(忘记截图了,所以假装这有张图吧)总之跑出来最高功耗8W,不错...但是这个温度为什么会稳定在80℃?而且手摸散热片一点也不烫?拆了!铜&铝夹水泥硅脂...绝了!(CPU上这坨水泥又耗了我半天用棉签蘸酒精擦)拆完之后...用钢丝球搓一搓,再上砂纸,总算看起来还不错了MX4硅脂还没到,等它和其他的转接头扩展坞到了之后再写一发吧...By Estionmic Shen2020/8/10 15:29